11月12日-14日,“2021年第五屆國際精準醫療學術年會與產業大會”(以下簡稱“精準醫療大會”)在滬舉行。
本屆精準醫療大會以“立腫瘤精準醫療基石,創免疫細胞治療偉業”為主題,由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精準醫療分會主辦,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上海大學細胞治療創新研究院和上海細胞治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辦。
精準醫療分會換屆選舉
大會首日,在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精準醫療分會換屆選舉大會暨第二屆第一次委員代表大會上,按照協會換屆選舉程序,采用無記名投票方式,新一屆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秘書長出爐:上海細胞治療研究院院長、上海大學醫學院副院長錢其軍教授為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精準醫療分會主任委員;河南省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高全立教授、生物芯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郜恒駿教授、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蔣敬庭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副院長肖志堅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腫瘤科主任陸舜教授、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腫瘤科主任許青教授、中山大學醫學院黨委書記張琪教授當選為副主任委員;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業務院長、主任醫師張紹庚當選為秘書長。
會上,錢其軍教授做第一屆精準醫療分會委員會工作匯報。他指出:吳孟超院士在2012年已經提出,可以通過分析疾病組織的基因、蛋白組學,尋找關鍵蛋白,再研發針對蛋白或基因的藥物,才能實現對疾病的徹底治療。在這背景下,精準醫療協會孕育而生,助力推進精準醫療事業在國內的發展。在協會的支持下,于2015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國內首家精準醫療協會。
上海細胞治療研究院院長、上海大學醫學院副院長錢其軍教授
自精準醫療分會成立以來,已舉辦精準醫療學術及產業大會4次,腫瘤精準醫療上海高峰論壇1次。編輯出版精準醫療方面的書刊若干,如《細胞治療速遞》半月刊、《腫瘤的精準免疫治療》、《精準醫療產業報告》、《2018年精準醫療報告》、《2019癌癥免疫治療進展》。此外,精準醫療分會的委員參與了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CAR-T細胞治療產品質量控制技術及非臨床評價技術考慮要點》,中國醫藥技術協會《細胞庫質量管理規范》行業共識,中國醫藥質量管理協會《基因工程T細胞臨床研究專家指導意見(2021)》及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免疫細胞治療產品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的制定。
錢教授認為,國際學術交流對分會及精準醫療發展有重要意義。據了解,分會成立以來舉辦了34期白澤論壇,共有15位諾獎獲得者、3位院士、16位專家教授來白澤論壇進行學術交流。
精準醫療大會啟幕
國內外大咖共話“精準醫療”
為進一步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推動精準醫療科技成果轉化,11月13日,精準醫療大會正式開幕。
開幕式上,全體與會人員起立默哀,緬懷、致敬中國“精準醫學”先驅者——吳孟超院士,吳老創建了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精準醫療分會,并擔任第一屆精準醫療分會的主任委員。
本屆大會采用直播及錄播的方式,通過線上線下的形式聯動國內外一流創新研發科學家、臨床診治專家、診斷檢測技術行業及產業界精英,圍繞產業發展、科技創新、臨床實踐等展開廣泛而深入地探討,并結合當下國內外發展新形勢,特別是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積極參與應對精準醫療新技術的挑戰,共同推進我國精準醫療領域技術創新和跨領域協作,為人類健康做出貢獻。
會上,中國醫藥生物協會領導吳朝暉為本次大會致辭(在線形式),并致以誠摯的祝福。大會受到嘉定區政府、上海大學領導們的高度重視和支持。
2021年第五屆國際精準醫療學術年會與產業大會
上海細胞治療研究院院長、上海大學醫學院副院長錢其軍教授在會上發表《高速發展細胞及基因治療產業正在來臨》主題演講,他表示,“細胞及基因治療正逐步成為醫學的三大支柱之一,上海細胞治療集團致力于細胞及基因治療的原始創新,解決細胞及基因治療的“卡脖子”工程,將目前價格昂貴的細胞及基因治療藥物發展成為普通老百姓用得起的產品,真正幫助腫瘤患者可及”。
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院長程傳苗教授致辭
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院長程傳苗教授為本次大會致辭?,F場從對程院長訪談中了解到,早在2012年,第三屆《康復·生命新知》醫學高端論壇上,在“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院士的帶領下提出“尋找醫學科學的‘上帝粒子’是‘精準醫學’”,積極推動國內精準醫療分會的成立和發展。2013年,錢其軍教授創建上海細胞治療集團,經過多年實踐和探索,錢教授帶領團隊將“細胞健康、細胞藥物、細胞醫療”進行深度融合,構建“超級細胞硏發體系”,打造細胞治療領域的“三位一體”戰略閉環,為健康人群、亞健康人群以及腫瘤疾病患者,提供不同需求、不同層面的健康支持和診療服務。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隸屬于上海細胞治療集團,是“三位一體”戰略閉環中細胞醫療的落地環節,承載著細胞治療臨床研究和轉化的重要任務。經過短短一年的發展,醫院在臨床、科研及人才等方面與上海大學建立深度合作;成為“精準醫療分會”的主委單位;同時,通過舉辦的“諾獎論壇”邀請諾貝爾獎各個領域得主前來進行科研合作和學術交流,在院內形成了良好的學術交流氛圍,吸引了眾多國內外著名專家和優秀人才的加入。
空軍軍醫大學國家分子醫學轉化科學中心主任陳志南院士聚焦COVID-19以視頻在線的形式發表題為New Strategies for Preventing & Treating COVID-19 Induced by SARS-CoV-2 Variants的主題演講。癌癥治療已進入精準醫療時代,其中以CAR-T為代表的細胞免疫治療,被譽為精準摧毀癌細胞的“特種作戰部隊”。
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業務院長、原MD安德森癌癥研究中心終身教授和基因檢測負責人劉昌功教授發表主題演講
會上,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業務院長、原MD安德森癌癥研究中心終身教授和基因檢測負責人劉昌功教授,發表了Cancer and Genomics in Precision Medicine主題演講。從基因組學角度分析了精準醫學對癌癥的意義。他認為,基因組學是癌癥精準醫療方法的基礎和核心,對癌癥的診斷和治療有重大意義。從診斷的角度來講,目前只有少數幾種癌癥可以使用精準篩查開展早期診斷?;蚪M學的發展使對多種癌癥的早期篩查成為可能?;诨蚪M學的新型篩查方法包括對游離DNA中ctDNA突變檢測,和甲基化檢測。ctDNA是游離在細胞外的,癌細胞所產生的DNA片段。微創液體活檢即可完成對ctDNA的檢測,對癌癥早篩和健康監測有重大意義。甲基化再表觀遺傳學中,是對DNA的化學修飾。這些修飾能決定基因的打開還是關閉。多個癌種,如肺癌,都與非正常的甲基化相關。借助基因的甲基化檢測,將來可以實現多種癌癥的篩查。
2021年第五屆國際精準醫療學術年會與產業大會
此外,賓夕法尼亞大學終身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Carl June以視頻在線的形式圍繞CAR-T細胞的精準醫學發表Precision Medicine with CAR-T Cells-Clinical perspective and significance主題演講,并闡述了細胞療法的現實意義。生物芯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郜恒駿教授、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腫瘤科主任許青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腫瘤科主任梁曉華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放療科主任朱正飛、上海交大附屬第一人民醫院中心實驗室主任黃倩教授、河南省腫瘤醫院免疫治療科主任高全立教授、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南方醫院精準醫學中心主任吳炳義教授、鄭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腫瘤科主任張毅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主任醫師葛建偉等多位專家分別從各自研究領域出發,發表了對腫瘤療法的最新觀點,并從多維度展開深入探討,通過跨領域的思想交流激發新觀點,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增進人類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