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速完成上海市激增的核酸檢測量,緩解疫情防控壓力。4月1日,經上海市臨床檢驗中心技術層面審核及嘉定區衛監所生物安全監管雙重審核與檢查合格,位于嘉定區安亭鎮的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將正式開始承接核酸檢測任務。
據該院分管該項工作的萬任華副院長介紹,為應對當前緊迫的疫情防控形勢,早日開展核酸檢測工作,醫院在原有實驗室的基礎上,全新組建了核酸檢測實驗室,從場地規劃到專業技術人員抽調,再到組建完成并通過上級衛生部門審核與檢查,僅用了10天時間。
為更快速、高效的完成任務,確保實驗室24小時不間斷開展核酸檢測,該院本次共抽調30余位專業技術人員參與核酸檢測工作。常規運行后,當日最高可完成40000份至50000份樣本檢測,可在6至24小時內出具檢測報告。除滿足醫院自身核酸檢測需求外,還可接收外部樣本,承擔更多社會責任。
記者從院方了解到,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所進行的核酸檢測,是基于當前通用的TaqMan 探針實時熒光PCR 技術開展的,該技術首先通過逆轉錄酶將冠狀病毒RNA反轉錄成cDNA,而后以cDNA為模板進行PCR擴增,并逐步完成對新冠病毒核酸的檢測。
據悉,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已建立了分子檢測平臺、細胞分析平臺、生物標志物檢測平臺及生物信息分析等平臺,并通過了上海市臨床檢驗中心進行的臨床基因擴增實驗室技術審核及認證。
此次,為滿足核酸檢測需求,經上級衛生部門審核批準,在原有檢測項目的基礎上進行了增項,增加了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項目。
本次抽調的新冠病毒檢測標本采集技術人員,均經過生物安全培訓合格,并具有 2 年以上實驗室工作經歷和基因檢驗相關培訓合格證書,完全具備相應的實驗技能及檢測能力。
另外,為保證核酸采樣安全,該院將核酸采樣點設置在院外地域空曠、通風良好區域,同時做到了標識清楚、有序安全、科學規范,以避免在核酸檢測過程中出現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經過此次緊急組建,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同時擁有了核酸檢測實驗室及核酸采樣點,意味著該院完成了從核酸采樣到核酸樣本檢測的一體化進程,使該院在抗擊新冠疫情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安亭鎮乃至嘉定區在集中核酸檢測方面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