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干細胞是存在于所有多細胞組織里、能繁殖(自我復制)和分化的細胞。在人體中,干細胞能變成成年人體內的每一種細胞,例如皮膚細胞,腦細胞以及血液細胞。
在生長發育的胚胎中,干細胞能分化成所有特定的胚胎組織。在成年人體內,干細胞和祖源細胞作為身體的修復系統,能修復特定細胞。
由于干細胞有不斷分裂與繁殖的獨特能力,關于干細胞的研究已經超過50多年了。另外,它們的非特定化特質使得它們能夠變成種類繁多的組織類型,這另它們在再生醫學中展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
干細胞有哪些類型?
存在幾大類干細胞,其中包括:
1、胚胎干細胞 – 這是唯一存在爭議的干細胞類型。胚胎干細胞在胚胎發育階段由胚泡產生。它們能夠成為人體內部的任意細胞類型。
2、圍產期干細胞 – 這些細胞在出生前和出生后的一段時間里立即生成。這類細胞的收集不會影響胚胎或者新生兒的發育,所以它們是無爭議的。
3、成體干細胞 – 它們是在有生命的成年人體內中發現的無爭議的細胞。每個人都在它們的骨髓,脂肪(脂肪組織)和很多其他地方都存在干細胞。
4、誘導性多功能干細胞 – 它們在2006年被發現。它們是無爭議的,因為它們是在實驗室基因重組的成體細胞。像胚胎干細胞一樣,它們能變成身體內的任意細胞。
5、癌癥干細胞 – 它們是生物科技和制藥公司正在研究的一種干細胞類型,因為它們在促進腫瘤的形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研究癌癥干細胞的公司想要了解干細胞如何管理和預防癌癥。
最初,所有干細胞被分類為成體干細胞或者胚胎干細胞。然而,之后發現了各種各樣的干細胞類型。當2006年誘導性多功能干細胞被發現時,科研界獲得了一種新的干細胞類型,它有胚胎干細胞的絕大多數特性并且是沒有爭議的干細胞。
干細胞按照收集時間分類
更簡單的分類干細胞方法是按照收集時間分類,如下所述:
1、胚胎干細胞– 來自胚胎的干細胞(存在爭議)
2、產前干細胞– 來自胎兒或者支撐結構的干細胞(沒有爭議)
3、產后干細胞– 來自剛出生的新生兒的干細胞(沒有爭議)
4、成體干細胞– 來自有生命的成年人的干細胞(沒有爭議)。常見的類型包括間質干細胞、造血干細胞、神經干細胞等。
全能 vs 萬能 vs 多功能
為了了解每類干細胞類型的功能潛力,科學家們針對干細胞可以分化為其他細胞類型劃分了一個程度標準。用以下定義來理解干細胞的功能潛力:
1、全能干細胞 – 可以發育成一個完整個體的細胞
2、萬能干細胞 – 能形成生物體中大部分但不是全部組織的細胞
3、多功能干細胞 – 僅限于產生特定細胞群的未分化細胞
人體胚胎干細胞是全能細胞,來源于捐獻者知情同意的生育診所創建的胚胎。與全能干細胞相比,萬能干細胞和多功能干細胞分化能力更有限。例如,多功能造血干細胞能分化成血液中的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但不能分化成任意細胞類型。
干細胞在藥學中如何應用?
如今,大多數提供干細胞治療的醫療診所都施用來自脂肪組織或者骨髓的間充質干細胞。間充質干細胞是一類多功能干細胞,在骨科修復、疼痛治療、關節炎、哮喘等應用領域被探索。間充質干細胞能對人體內的其他細胞產生影響,這種現象被稱為“旁分泌”。
雖然無論何時進行細胞療法都有風險存在,但是大量的科學證據表明,當正確管理和監督時,間充質干細胞被可以很安全地用于患者。當干細胞是多功能干細胞時,又多了一層安全保障(分化能力有限)。對干細胞來說,自我衍生(“自體”)比從其他人獲得(“異體”)更安全。
另一種在藥學中被廣泛應用的干細胞類型是造血干細胞。造血干細胞移植作為病人接收放療和化療之后免疫系統的重塑方法已經被應用了幾十年了。
干細胞有什么風險?
很多公司正在努力將合法的干細胞療法引入到臨床實踐中。遺憾的是,也有一些沒有受到法律監管的干細胞小組為患者提供未經驗證且不安全的干細胞療法。
全能干細胞(胚胎干細胞和誘導性多功能干細胞)的風險之一是它們有產生不可控增生的可能性。關于這些細胞的臨床應用的最大關注點是其形成腫瘤的傾向。萬能干細胞和多功能干細胞形成腫瘤的可能較低,但是可能在人體內特定位置長出錯誤的組織類型。此外,誘導性多功能干細胞在實驗室過程中由人為操作,因此細胞的表現可能會出乎意料。
由于這些風險都可以緩解與監控,目前全世界數百個臨床試驗正在探索干細胞。這些臨床試驗大多涉及使用間充質干細胞和造血干細胞。通過訪問ClinicalTrials.gov,您可以查看到世界范圍內四分之三的細胞試驗。另外的試驗可以按國家進行查找。(來自細胞科普)